很多备孕妈妈都知道,怀孕要补充叶酸,但是叶酸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要吃到什么时候?爸爸需要补充叶酸吗?过量服用有危害吗?妈妈们都了解吗?我想,很多妈妈都是一头雾水,那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吧。
一、叶酸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叶酸也叫维生素B9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因最初是从菠菜叶中提取得到的,故称为叶酸。
人体内叶酸总量5~6毫克,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,只能从食物中摄取,加以消化吸收。
叶酸是胎宝宝神经发育的关键营养素,是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必需因子,血红蛋白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快速增生、氨基酸代谢、大脑中长链脂肪酸如DNA的代谢都少不了它。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,有利于降低妊娠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。
二、为什么要补充叶酸
孕期的2周~4周是胎儿的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,如果在这个重要期间缺乏叶酸,就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或者早产的概率,发病率为2.74‰(不要小看这个数字,每年可是有8万-10万的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呢),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女性,由于饮食模式的缺陷,更容易缺乏叶酸。
三、为什么孕前就要补充叶酸?
孕期的2周~4周是胎儿的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,由于怀孕的确定时间是在妊娠发生的5周以后或更晚,受孕者并不会意识到已经怀孕。有研究显示,妇女在服用叶酸4周以后,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到明显改善。
因此中国营养学会《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》建议,补叶酸最迟应该从孕前3个月开始,最好一直持续到整个孕期结束。对于计划怀孕的准爸爸而言,叶酸不足会降低精液的浓度,还可能造成精子中染色体分离异常,会给未来的宝宝带来患严重疾病的极大可能性。所以计划怀孕的准爸爸可服用叶酸到确定准妈妈怀孕。
四、哪些食物富含叶酸?
五、一定要使用叶酸补充剂?
虽然绿叶蔬菜、水果、动物肝脏中都含有不少叶酸,但是叶酸稳定性较差,食物在贮存、加工和烹调的过程中损失高达50%~90%,尤其是加热对叶酸破坏最大,所以通过食补几乎无法达到孕期需要的每天0.4毫克的标准。
有调查显示,我国育龄女性膳食叶酸摄入量平均每天不足0.266毫克,如果再减去烹调损失的部分,实际摄入量不足0.2毫克,远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0.4毫克。因此服用叶酸补充剂还是必要的。
六、过量服用叶酸片有危害吗?
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叶酸,会干扰人体内锌的代谢,导致缺锌。而准妈妈缺锌不仅影响自身健康,出现免疫力下降、加重妊娠反应、食欲减退,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不过准妈妈也不用害怕,正常饮食的同时常规补充叶酸是不会有不良反应的。
需要提醒准妈妈的是,市场上的叶酸片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专门提供给未准妈妈和准妈妈的,另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这两种叶酸片的叶酸含量相差很大,前一种为0.4毫克,后一种为5毫克,相差12.5倍,服用时一定要注意。
七、复合维生素制剂、孕妇奶粉中都含有叶酸,会不会造成过量?
除了前面提到的叶酸片,一些孕妈专用的营养素补充剂、孕妇奶粉中也含有叶酸,未准妈妈和准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,但无论选择哪种,都要计算一下每天补充叶酸的量,总量达到0.4毫克就可以了,最多不要超过1毫克。